尊敬的安通所合伙人汤敏煌、李晴文、刘勇、陈永福、胡英杰律师:
我院拟于12月15日9:00-12:00在国家图书馆文汇厅召开“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的发展暨王利明文集典藏本新书发布会”,诚邀拨冗参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8年11月28日
2018年12月15日,北京市安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汤敏煌、李晴文、刘勇、陈永福、胡英杰律师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邀请,在国家图书馆文汇厅参加“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的发展暨王利明文集典藏本新书发布会”。
会议开始前播放了中国民法学前辈风采视频。
会议第一阶段举行了王利明民法学研究系列(典藏本)新书揭幕仪式和新书赠送仪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刘志致辞。
会议第二阶段举行了“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的发展”论坛。
王利明教授发表了“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的发展与展望”的演讲。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俊臣;原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胡云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姜建初;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全国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王俊峰;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赵旭东,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
本次活动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协办单位:北京市安通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君致律师事务所
《王利明民法学研究系列(典藏本)》共13本【一箱:1.民法总则研究、2.人格权法研究、3.物权法研究(上卷)、4.物权法研究(下卷)、5.债法总则研究、6.合同法研究(第一卷)、7.合同法研究(第二卷)、8.合同法研究(第三卷)、9.合同法研究(第四卷)、10.侵权责任法研究(上卷)、11.侵权责任法研究(下卷)、12.民法典体系研究、13.法学方法论】,王利明著,定价:¥2980 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利明民法学研究系列(典藏本)》记录着民法大家王利明教授三十年来的治学历程。据王老师讲述,1977年他上大学时,民法学研究还是一片荒芜,当时甚至没有一本民法学教科书可读。那时大家学的民法主要是有关婚姻、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政策。1981年,王老师跟随佟柔教授读研究生,从先生所著《民法原理》开始,一步一步走入民法的殿堂,并求索至今。
这套丛书实实在在反映了王老师对中国现实民商法问题的一些思考,也记录了他一段段冥思苦想、艰苦求索的心路历程。读者可以看到民法大家王利明教授近四十年来的所思所想,始终都在努力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致力于构建中国的民法学,并推动中国民法学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这可以说就是王老师的民法梦,也是所有从事民法学研究的人的民法梦。
该套文集系统完整收录了王利明老师的在民法学领域的代表性研究作品,共计13卷,1000万字,是作者在民法学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该套文集的完整性、体系性在国内外民法学研究领域都是独一无二的,呈现了中国当代民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作者简介:
王利明,1960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81年获湖北财经学院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进修。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入选长江学者,曾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第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等荣誉称号,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第一届中韩青年学术奖等奖励。
王利明教授曾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参与《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法律的起草工作。
主要学术成果:专著《违约责任论》(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司法改革研究》(获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吴玉章科研基金三等奖)、《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合同法研究》(第一、二、三、四卷)、《民法总则研究》(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法律解释学导论》(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编或合著《民法新论》(上、下册,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民法•侵权行为法》(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人格权法新论》(获第九届中国图书评论奖)、《人格权法研究》(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合同法新论•总则》;发表论文集《民商法研究》(1至9辑)和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曾两次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